22歲大學生買9千萬房 被國稅局盯上...媽媽緊急補繳426萬

文/今周刊

台灣房價高漲,父母贈與子女購屋的情形時有所聞。然而,每人每年只有244萬元贈與稅免稅額度,稍微沒注意就會面臨贈與稅的課徵問題。

一名22歲大學生購置北市總價9,200萬元房屋,與資力明顯不符,經查,原來是母親資助,最終母親須補繳贈與稅額426萬4000元。 國稅局提醒,若未依限申報,還將處以最高2倍罰鍰。

台北國稅局指出,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3款規定,以自己之資金,無償為他人購置財產者,其購置財產之資金,以贈與論,應課徵贈與稅;如該購置之財產為不動產者,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贈與金額。

國稅局說明,該名大學生2022年間購買台北市某精華地段房地,總價9,200萬元,與其資力顯然不相當;追查後發現,大學生給付該不動產之資金是母親匯款至賣方帳戶支付,涉有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3款以贈與論情事,因此通知母親於收到通知函後10日內申報贈與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稅局進一步指出,該名母親在規定期限內以該房地之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及公告土地現值合計3,920萬元申報贈與總額,經核定應納贈與稅額426萬4仟元。

買房贈與稅

國稅局呼籲,納稅人如有以自己資金,無償為他人購置財產,符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3款規定以贈與論之課稅要件,應即辦理贈與稅申報,或於接獲國稅局通知申報期限內申報贈與稅。

否則國稅局除將補徵贈與稅額外,並以贈與人違反申報義務,依同法第44條規定,按核定應納稅額處2倍以下之罰鍰,提醒納稅義務人留意,維護自身權益。

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24 條規定:除第20條所規定之贈與外,贈與人在一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值超過贈與稅免稅額時,應於超過免稅額之贈與行為發生後三十日內,向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

逐年贈與,不是贈與稅免稅證明書就可以佐證

許多父母會利用該贈與免稅額內將現金贈與給小孩,同時去國稅局核發贈與稅免稅額證明書,以利後續小孩置產證明使用;但是,光有贈與稅免稅額證明書,並不是唯一的護身符,更重要的是完整的保留歷年贈與資金的詳細收付流程才是王道。

不動產經紀人鄭文在指出,只要每年都有申報贈與稅,並取得贈與稅免稅證明書,存檔後就是「護身符」,殊不知金流的舉證才是重點,如果後續金流無法舉證,甚至回流父母親帳戶,都可能會做白工,依然被課徵贈與稅。

他提醒,如果有贈與現金,幫小孩購置房屋的想法,記得提前做好金流的佐證,光憑手上握有幾張歷年的贈與稅免稅證明書,就想節稅,可能會徒勞無功。

更多今周刊文章
我年領140萬股息不是靠運氣!00929跌到18塊,竟問要不要賣股?
空中英語創辦人彭蒙惠98歲離世…躲國共內戰來台一待74年

關鍵字:今周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房市出現「負成交」 豪墅一哥坦言:退屋比賣屋多

房市走弱,而台中豪墅一哥精湛建設總經理陳志聲早於年初就預告,房市未來的2年半到3年,受到政策影響,成交量雖不會少非常多,但交易量都是3年前成交拿出來轉售的,如今加上國際情勢影響預售屋房市出現「負成交」。

6分鐘前

郊區透天厝超美CP值又高「習慣市區生活」不敢下手!專家曝解方

買房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地理位置、機能、交通等等,就有網友表示,看中兩間喜歡的房子,一個是市區的電梯大樓,距離上班地點12分鐘,但郊區透天房不僅外觀美、CP值也很高,以往都住在市區,不知道買郊區房子是否會不習慣。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可以先在附近租房,住了一陣子後就知道了。

18分鐘前

代書狂勸「別用新青安」他疑惑了! 釣出一票過來人

新青安政策雖幫助許多年輕人購屋,但隨著央行第七波管制上路,加上銀行放款水位居高不下,部分公股銀行面對新青安案件承做態度轉趨保守。一名網友就透露,他目前已簽約新古屋,不過代書一直勸他別用新青安,讓他相當疑惑,話題掀起熱論,也釣出不少過來人經驗談。

27分鐘前

店家廣播喊「青埔人」不是中壢 在地人超開心!全場吵翻

青埔位在桃園,有一名網友表示,在臉書社團看到青埔人因為一間連鎖服裝店廣播說「青埔」而非「中壢」感到自豪,讓他忍不住看傻,覺得當地人是不是產生優越感了,話題引發熱論。

39分鐘前

仁德整棟華廈進法拍 總價跌回3年前

南科效應讓台南房價全面大漲,仁德房價從1字頭漲到3字頭,近期出現華廈整棟遭法拍,屋主為喬鑫國際實業,具投資公司背景,15日舉行三拍,底價3231.9萬元,對比當初該公司2022年的入手價3100萬元,已經快要回到3年前水準。

2小時前

雙北9區房價下跌 泰山、信義跌最慘

上半年雙北9行政區房價出現下跌,跌最重的是新北蛋白區泰山,修正8.1%;再來是北市蛋黃區信義,下跌5%。專家表示,新北蛋白區建設題材鈍化,北市蛋黃區則反應出高資產族對市場較為敏感。

2小時前

限期緊箍咒發酵 高雄申報開工量逆勢增3成

打炒房打到買氣雪崩,根據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統計,上半年高雄大樓申報開工量6447戶,與去年同期相比,竟出現3成漲幅。專家直言,去年上半年景氣好,不少建商申請建照,取得後又有6個月內需申報開工的緊箍咒,才會出現申報量增多。

4小時前

金山唯一危老案! 大地主郭家身份曝光

新北金山唯一的危老案拆屋了,現場也架起圍籬,基地187坪將興建6層華廈。在地人透露,該起造人為前金山農會理事長郭明煌,郭家在金山頗有名,也是當地的大地主,未來基地不會推案出售,將作為出租及自用。

5小時前

電費破萬嚇壞!「他一看別人帳單傻眼」:為什麼都這麼便宜

炎熱夏天,許多人都離不開冷氣房,而一名網友哀號,近一期電費要噴1萬1000多元,「感覺我家電費有點高」,因此好奇大家的電費落在哪裡?文章引發熱議,不少人回應「一家六口2千元,冷氣24小時開」、「一家三口電費1422元含公用電」,而原PO再度傻眼回應,「為什麼大家電費都這麼便宜?」

6小時前

房市風聲鶴唳 南韓「3戶歸零」影響台灣購屋族信心

南韓近日推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打房政策,採取「第3屋以上貸款歸零」、設定首都圈貸款上限為6億韓圓,台灣購屋族更因此取消看房行程,顯示信心同樣被衝擊,信義房屋專家認為台灣雖有房價高漲現象,但供需、稅制條件不同,不需過度反應。

6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

OSZAR »